李白斗酒詩百篇,茶葉配上作料煎,盛唐人民鐘愛什么飲料?
“李白斗酒詩百篇,長安市上酒家眠。天子呼來不上船,自稱臣是酒中仙”。這首描寫李白愛酒嗜酒的詩作,想來朋友們一定都非常熟悉,這首詩歌不僅借醉酒表達了詩人不屈從于權貴的風骨,更是讓現代的人們了解到“酒”在唐代的日常生活中,已經非常普及,并且飲酒賦詩也是文人階層非常普遍和熱衷的娛樂方式。那么生活在大唐盛世的人們,平時聚會、休閑的時候,只有“酒”這一種飲料可以助興嗎?其實除了酒,唐代的人們可以選擇的飲料種類還是不少的,下面就讓我們走進唐朝,看看盛唐的子民們都鐘愛什么樣的飲料:
一、你以為李白的酒精耐受力很強?其實他只是個大胃王
首先要說的當然是深受廣大男士們喜愛的酒類,不過您可不要把唐朝酒館里的酒,跟咱們今天商場中的高度白酒相提并論,在唐朝確實是有很多專業的釀酒作坊,出產很多名貴的不同品種的酒類,但同時也有很多酒肆和尋常的百姓人家熱衷于自己釀酒。特別是一些比較高檔的酒樓,更是希望通過釀造口感獨特,風味獨具的酒,來打開市場,推廣自己的品牌。
那時候對釀酒的工藝沒有現代要求的嚴苛,只要有足夠的酒曲和糧食,掌握好一定的調配比例和基本技術,就可以釀酒。一般自家釀的酒發酵和沉淀的時間也都不會太長,少則六七日,多則兩三月,經過一些簡單的工藝處理和酒揸過濾以后,便大功告成。
用這種方式釀出來的酒,因為榨酒的過程粗糙,也沒有經過“燒制”,所以一般都不會是清澈透明的,看起來很像米湯,甚至顏色會發綠,口味偏酸甜,辛辣度小,與現代人常喝的“醪糟”有不少相似的地方,故而被稱為“濁酒”。當然那時也有把“濁酒”進一步精加工后,釀出的清酒,不過清酒的價格很高,屬于奢侈品,一般酒樓里供應的還都是以“濁酒”為主。當然,因為唐朝風氣開放,隨著西域的葡萄酒的釀酒技術傳入,唐人喝葡萄酒,也是一種附庸風雅的時尚。
很多朋友看古代文學作品的時候,總會為那時的人們動不動就一次喝下幾壇子酒,還能沒事人一樣該干嘛干嘛而驚呼:“古人的酒量實在是驚人!怎么會喝不醉呢”?有這樣的感嘆,那是因為你還不知道,在唐代釀酒還沒有蒸餾技術,所以酒里的酒精濃度并不高,應該是連20度都達不到,與其說飲的是酒,倒不如說是在喝含酒精的飲料,說不定一整壇子下肚,也就是個“微醺”的水準,感覺剛剛好。李白一口氣喝下一斗酒還能揮灑自如地寫出千古名唱,看來并不是因為他的酒量大,酒精的耐受力強,而是他天生長了一個“大胃”,放到現在,估計可以當個靠直播圈粉的“大胃王”。
二、以為茶圣陸羽生活在唐代,清茶一杯就會流行?其實唐朝民眾更愛“胡辣湯”
著名的茶圣陸羽就生活在唐代,他編寫的《茶經》對中國茶葉行業和飲茶的方式影響都非常深遠,但您可別以為,陸羽主張的,與現代的飲茶理念非常相近的“清流派”在當時很受大眾的待見,事實上,陸羽的理論是很難被當時的大眾接受的。
大唐子民的口味都偏重,不喜歡將味道清香的茶葉只是進行簡單的沖泡,而是喜歡添加各種各樣的作料進行烹制,像蔥、姜、陳皮,甚至是鹽和果料,都是常用的烹茶作料。這樣的配置在現代人看來,不像是在煮茶,倒像是在熬煮“胡辣湯”,實在是有點匪夷所思,但這卻是廣大唐代民眾的心頭好,看來歲月的變遷,給人們帶來的觀念差異,真是大得相當驚人。
另外唐朝的時候,沫茶開始興起,茶葉需要研磨成粉,與其他配料搭配后再進行煎制,這可是一門相當講究的高端技藝,是當時大家閨秀,名門淑女的必修課。而且這種烹茶的方式,也對周邊的國家的茶文化,產生了深刻的影響,像日本的茶道,便是源之于此。
三、鮮榨果汁和酸奶是現代人的創意?其實大唐子民已經樂此不疲
現代社會中的很多朋友,都特別喜歡把酸奶和果汁當作日常的飲料,不管是朋友聚會,還是家常佐餐或小憩,一杯酸甜爽口的果汁或酸奶真的能讓人感到身心放松,心情愉悅,況且這兩樣飲料純天然無公害,既健康又能有效地控制體重,實在是現代人的大愛。
那么現在我說,其實在唐代,人們也早已認識到這兩種飲料的優勢,而且還非常風靡的話,您會不會感到意外呢?可能是由于唐代與西域游牧民族往來比較多的緣故,大家對于奶制品不僅不像后世人們想象得那樣抵觸,反而非常喜愛。酸奶在唐代時叫“酪”,是用牛乳、羊乳,或者是馬乳制成的,而果汁最常見的是甘蔗汁,葡萄汁,烏梅汁等等。
唐代的時候,冬季蓄冰夏天使用已經是有一定規模了,唐時的權貴們,不管是皇宮內院還是豪門富戶,一般都會有私家的冰窖,冬天取冰存入冰窖,夏天取出冰塊用于納涼或者制作冰鎮食物。試想在炎炎的夏日午后,蟬聲鳴叫,三五好友坐在濃濃的樹蔭下,享受一份冰鎮的“奶酪”或者新鮮果汁,那該是一件多么愜意的事情,一段多么美好的時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