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因病住院:飲料帝國新舊交替,亟待煥發第二春
圖片來源:圖蟲創意
藍鯨財經記者 張靜倫
2月22日晚間,有媒體報道稱,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目前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ICU救治,引起公眾廣泛關注。
隨后,娃哈哈在微博發表聲明稱,宗慶后先生確因身體原因正在醫院接受治療,目前情況穩定,娃哈哈集團各項業務正常運行。
飲料帝國的新舊交替
1987年,宗慶后從一家校辦工廠賣水起家,創立了娃哈哈。30多年來,娃哈哈逐步成長為中國食品飲料龍頭企業,也為宗慶后帶來了上百億美元的身家,并三次將他送上中國首富的寶座。
隨著眾多民營企業創一代年齡的增長,他們的接班人逐漸浮出水面,新老交替也按下了快進鍵。1945年12月出生的宗慶后已年近八旬,盡管仍擔任娃哈哈集團董事長,但集團的接班人早已敲定。
2021年12月,娃哈哈集團官宣,宗馥莉出任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,其父親宗慶后仍為集團董事長。至于兩父女間具體的職能分工,娃哈哈并未做過多闡述,但表示,宗馥莉將負責日常工作。
藍鯨財經記者注意到,宗慶后去年在娃哈哈已經退二線。天眼查顯示,2023年4月6日,杭州娃哈哈營養食品有限公司工商變更,宗慶后卸任法定代表人、總經理,新增曾哲泉為法定代表人、經理。宗慶后仍任該公司董事長。僅四天后,杭州娃哈哈非常可樂飲料有限公司也發生工商變更,宗慶后卸任法定代表人,蔡雷卸任總經理,吳建林卸任董事,新增曾哲泉為法定代表人、經理,新增宗馥莉為董事。宗慶后同樣仍擔任董事長一職。
在央視財經《對話》2023年中,宗慶后談到了接班的問題,他表示:“我應該不會退休,但是會退居二線,讓年輕人在前面沖鋒,我在后面看著,走偏的時候扭轉一下,出點主意。”
宗慶后稱,正在培養接班人,改造流程,推出崗位責任制,新設兩個副總經理,讓女兒當總經理,而且還設了兩個中心,每個片區也設總經理,整體搭建了一套管理體系。
業績連續下滑
2013年,娃哈哈實現了782.8億元的營收,宗慶后也因此成為中國首富。而那也成了娃哈哈集團如今難以企及的“天花板”,此后娃哈哈的業績逐年下降。
在全國工商聯發布“202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”榜單上,娃哈哈的業績再一次公之于眾,2022年,銷售業績達512.02億元,較2013年巔峰時期下滑超過30%。
營收暴跌的背后,是新產品的成批“死亡”。據媒體統計,娃哈哈推出過的新產品高達300余種,但總逃不過匆匆上線又匆匆下線的結局。如今提到這家成立36年的公司,消費者的印象仍停留在娃哈哈飲用水、爽歪歪、AD鈣奶以及營養快線這些老產品上。
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,過去,因為能與之抗衡的對手并不多,娃哈哈即便“跟風”做產品,也能迅速占領市場;現在,消費者的需求日新月異,娃哈哈的腳步總是慢人一步,每次踏進的都是一片“紅海”,年輕消費者的注意力早已被搶奪完。“多年來,娃哈哈產品的路線基本上以模仿、追隨為主,自身的創新能力非常差,所以已經沒有多少爆款。”
隨著業績下挫,業界對于娃哈哈的質疑也開始逐漸增多。對此,娃哈哈開始調整、反思。
為了尋找新的營收引擎,娃哈哈近年來動作連連,先后進入童裝、白酒和商業零售等領域。按照宗慶后的原本設想,是希望借助娃哈哈品牌影響力與長期積累的渠道優勢,讓新進入的領域如虎添翼,快速實現合力。但是理想很豐滿,現實卻很骨感。幾番嘗試之后,這些跨界大多打上了“失敗”的烙印。
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,娃哈哈業績下滑有很多原因,核心是產品層面沒有滿足和對接新生代的消費需求。娃哈哈品牌缺乏高大上的調性,而新生代消費者喜歡個性化的產品。娃哈哈多元化布局一直沒有停止過,但治標不治本,沒有好的產品、包裝,沒有個性化的產品,很難打動新生代消費群體。
“二代”接班改革
“年輕化”是宗馥莉頻頻提及的關鍵詞,也是宗慶后在察覺娃哈哈的“老齡化”后始終未能放下的心病,“對于企業來說,三十年已經很老了”。
上任總經理當月,宗馥莉在出席娃哈哈集團2022年銷售工作會議時,就開啟了一場聲勢浩大的“改革”,一口氣提出四大舉措,計劃推出20多種新品,無糖版非常可樂、“電敬”蘇打水、“入茶里”低糖飲料等產品涵蓋了茶飲、咖啡等多條細分賽道。此外,宗馥莉還將娃哈哈純凈水20年的代言人王力宏換掉,轉頭簽約了許光漢、王一博、龔俊等流量明星代言人。
其實早在“上臺”前,宗馥莉對于娃哈哈的“年輕化”早已躍躍欲試,當她還在娃哈哈擔任品牌公關部部長的時候,就推出過鐘薛高聯名款AD鈣奶雪糕、泡泡瑪特聯名款PH9.0蘇打水、營養快線彩妝盤等多個聯名產品。
但回頭看,宗馥莉著急推出的一系列新品,大多是“雷聲大雨點小”。有經銷商向藍鯨財經記者表示,娃哈哈推出的新產品沒有認可度,很難在市場鋪開。“礦泉水、AD鈣奶、營養快線、爽歪歪仍然是娃哈哈線下銷量最好的幾款產品。”
朱丹蓬表示,目前娃哈哈的核心群體在三四線市場,而這類市場對賣點較新、較小眾的產品類型尚不匹配。當企業沒有品牌力的時候,產品力就無法相匹配。娃哈哈目前需要的是全方位、多維度的一場改變。
而在另一邊,娃哈哈引以為傲的瓶裝水領地,也在逐漸失守。歐睿國際的數據顯示,2017年至2022年間,瓶裝水市場按銷量的市場份額前五名分別為農夫山泉(12.2%)、怡寶(8.3%)、景田(5.3%)、康師傅(3.2%)、娃哈哈(2.2%)——從變化趨勢看,農夫山泉、景田處于份額增長狀態,怡寶、康師傅、娃哈哈份額持續下滑。其中,娃哈哈的市場份額由2017年的4.2%滑落至2022年的2.2%。
新品跟不上,說得出來的爆款仍是只有瓶裝水、AD鈣奶、營養快線。急于革新的“二代”宗馥莉是否帶領娃哈哈煥發第二春,似乎還需要時間的檢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