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伙碳酸飲料當水喝,結果人沒老牙先倒
愛吃甜食,不注意口腔衛生,容易得齲齒,但酸性食物對牙齒的傷害卻鮮為人知。
明天是第32個“全國愛牙日”,也是全民口腔保健日。今年的宣傳主題是“口腔健康,全身健康”,副主題是“均衡飲食限糖減酸,潔白牙齒燦爛微笑”,呼吁民眾關注飲食與口腔健康的關系。
“牙齒長期受酸性物質侵蝕會引起酸蝕癥。最常見的就是碳酸飲料,飲料高糖、又含有大量酸性物質,長期大量飲用,侵蝕作用日積月累導致不少極端的病例。”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華美醫院(寧波市第二醫院)口腔門診副主任王梁主任醫師提醒。
二十歲小伙飲料當水喝,人沒老牙先倒了
二十歲出頭的小張半年前發現牙齒上出現黑黃色的斑點。最近,前牙上黑斑更加明顯,進餐咀嚼時牙齒酸痛感覺也越來越明顯。不抽煙不喝酒,年紀輕輕,卻有了一口老煙民一樣的黑黃牙齒。
牙齒對冷、熱、酸、甜越來越敏感,小張一拖再拖,最后終于下定決心到國科大華美醫院就診。口腔科王梁接診后,仔細詢問了小張的飲食習慣,就發現了罪魁禍首——碳酸飲料。
“患者喜歡吃甜食,喝飲料,甚至是把碳酸飲料當做日常飲用水,一天要喝兩三瓶飲料。這樣的習慣由來已久,引起了我們臨床上所說的酸蝕癥。”王梁介紹,牙釉質脫礦的臨界pH為5.5,碳酸類飲料的酸性度雖然極弱,但在長期飲用,攝入頻率高、攝入量大,加之不注意口腔衛生,仍然會造成積累性的侵蝕作用,從而引發酸蝕癥。此外,碳酸飲料中含有大量糖分,糖被口腔中的細菌利用又產生酸性物質,使齲齒發生或者加速。
王梁檢查發現,小張兩個后牙,已經無法保留,需要拔掉種牙,全口有十余顆牙齒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酸蝕、齲病癥狀,需要做根管治療及冠修復。為了保住一口黑黑黃黃的牙齒,整個治療要花上兩三萬元,“真的沒想到,為了貪圖一時爽快,結果吃這么大苦頭,花這些冤枉錢!”小張大呼后悔。
關注口腔健康,小病不治大病吃苦
“飲食習慣不佳是一方面,無論是酸蝕癥、齲齒都有一個發生發展的過程,大多數患者并不把牙齒酸痛等癥狀當一回事,往往把小病拖成了大病。”王梁說。
當牙齒被細菌等侵蝕、產生齲病時,會表現出一系列癥狀。健康的牙齒表面應該是完整、光滑、有光澤的,齲病的牙齒在發病早期可能會出現白堊色斑塊或黃褐色斑點,此時一般無自覺癥狀。中期以后,患者會出現對冷、熱、酸、甜敏感的現象,同時牙齒外觀上會發現有齲洞。當齲洞進一步增大,則可能會出現食物嵌塞疼痛。早中期的牙病得不到及時治療而進一步發展,最終傷及牙神經,會產生劇烈的疼痛,甚至導致牙體組織缺失、牙齒喪失。
就像小張這樣的情況,如果發現牙齒出現白堊、黃褐色斑點就及時就醫,發現病因,及時改變不良習慣,完全可以避免牙病進展。即使在齲齒的中早期,通過充填治療、根管治療等手段,清除齲壞牙體和炎癥壞死牙髓,并進行適當消毒,充填根管,冠修復,可以達到控制感染、修復缺損的目的,最大程度的保留天然牙,避免拔牙的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