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陽:飲水不忘革命老區 半年新增7.28萬村民喝上好水
連日來,盛夏炎炎,但平陽縣鳳臥鎮內塘村村民邱君干內心卻格外舒爽:“擰開水龍頭,干凈清冽的水嘩嘩流出,痛快!”前不久,包括吳譚橋村、內塘村等“革命老區村”在內,又有一批提標達標工程通過竣工驗收,老區村民告別“晴天沒水喝,雨天水質差”,喝上穩定的“放心水”。
今年以來,平陽縣將農村飲用水提升工程作為重點民生工程,舉全縣之力加速推進。截至6月底,該縣已提前完成61個村提升工程建設,新增7.28萬村民喝上好水,超額完成半年紅。
根據三年行動計劃,今年平陽縣農村飲用水提升工程計劃惠及14.3萬村民。然而,亟待提升水質的農村多集中在西部山區,地形復雜,推進飲用水提升工程并不輕松。為破解建設難題,該縣從落實專項資金、創新建設理念上入手,走出了一條既因地制宜,又符合統一標準化要求的農村飲用水提升新路子。
位于山門鎮北側高山上的大屯村,曾是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機關駐址。由于供水系統建于10年前,水質安全問題日益突出。本著“飲水思源”的建設理念,該縣啟動大屯村單村飲水安全工程及紅軍水廠建設,力爭9月中旬前完成通水,建成后供水保證率將達95%,水質保證率達90%。
據悉,今年以來,該縣財政優先提供1000萬元投入重點幫扶貧困村建設資金,確保省級資金下達之前,50多個貧困受益村得以優先開展前期工作。同時,全面鋪開鳳臥鎮6個單村黨建供水站,山門鎮1個單村紅軍供水站建設,為紅色老區發展注入“活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