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種你以為“健康”的飲料,可能致癌
現在很多人都有了“控糖”的意識,知道吃太多糖有害健康。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天吃糖不超過50g,最好不超過25g。于是,想過嘴癮的時候,使用甜味劑的“無糖”食品就成了很多人的首選;只要是“0糖0卡”,天天喝也不覺得有負擔。不過,最近有一項研究發現,看似“很健康”的甜味劑,可能會致癌。法國巴黎第十三大學的研究團隊對10萬多人的數據分析表明:大量攝入人工甜味劑,尤其是阿斯巴甜,與乳腺癌風險提高22%顯著相關,與肥胖相關癌癥風險提高15%顯著相關。什么是“人工甜味劑”?甜味劑,一般是指糖以外另一類可以為食物提供甜味的食品添加劑。根據有沒有熱量,可以分為:非營養性甜味劑(Non-nutritive sweeteners,簡稱NNS):甜度非常高,沒有熱量,或者因甜度超高用量極少,因此熱量可以忽略不計。多數非營養性甜味劑是化學合成的,包括阿斯巴甜、安賽蜜、蔗糖素、糖精等;還有一些,如甜菊糖苷、羅漢果苷,則是植物里天然存在的甜味物質。營養性甜味劑:常見的有木糖醇、山梨糖醇、麥芽糖醇等糖醇類甜味劑。糖醇也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一類物質,熱量是添加糖的一半左右。人工甜味劑在保持甜味的同時,能大幅減少糖分和能量攝入,而且成本低廉,因而被廣泛應用于多種食品中。但是,人工甜味劑一直充滿爭議。一些研究發現,長期吃人工甜味劑可能會增加肥胖、2型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的風險;而有些研究則不那么認為。隨著“無糖”潮流興起,人工甜味劑安全性的問題就更受關注了。吃太多人工代糖可能致癌這項研究,一共納入了10萬多名成年人的信息,他們平均年齡42.2歲,女性占了78.5%。采集的信息包括身高、體重、疾病史、教育水平、24小時飲食記錄等。飲食記錄詳細到各個食物的品牌和名字,以便研究人員查到人工甜味劑的種類、含量、來源,評估攝入量�!鵁o糖飲料是人工甜味劑的主要來源(左)從來源看,無糖飲料人工甜味劑大頭;從種類看,他們攝入的人工甜味劑以阿斯巴甜為主,占了58.3%;其次是安賽蜜,占了29.4%,其他人工甜味劑占比較少。從攝入水平看,大約一半人不吃人工甜味劑;剩下一半人中,人工甜味劑攝入量較高(男性>17.44mg/天,女性>19mg/天)和攝入較低的人各占一半左右。在平均7.8年的跟蹤隨訪期間,一共出現了3358例新發癌癥,其中包括982例乳腺癌,403例前列腺癌,2023例肥胖相關癌癥�!逝謺黾�13種癌癥的風險研究人員對人工甜味劑攝入量和癌癥風險之間的關系,進行了分析。發現:總體上人工甜味劑的較高攝入量與總體癌癥風險、與肥胖相關癌癥風險分別高出13%、15%。不同人工甜味劑致癌風險還有所不同,具體來說:阿斯巴甜與不吃人工甜味劑的人相比,吃阿斯巴甜的較多的人總體癌癥風險、肥胖相關癌癥風險都增加了15%;阿斯巴甜蜜的較高攝入量與乳腺癌風險增加22%顯著相關安賽蜜安賽蜜攝入較多的人,總體癌癥風險、肥胖相關癌癥風險都增加了13%安賽蜜的較高攝入量,與乳腺癌風險增加17%相關三氯蔗糖與癌癥風險的關系并不顯著。代糖不安全,糖呢?看到這里,可能有人會說:人工甜味劑可能致癌,那我還是吃真正的糖吧。雖然糖并沒有被貼上“致癌物”的標簽,但是別忘了,吃太多糖會增加肥胖風險,而肥胖至少會增加13種癌癥的風險。這項研究也對添加糖和癌癥風險之間的關系做了分析。分析結果表明,添加糖的較高攝入量也與癌癥的風險呈正相關——攝入越多,癌癥風險越高�!鶕袊姆ㄒ�,阿斯巴甜在碳酸飲料中的最高使用量是0.6g/kg。不同品牌的使用量不同,一罐(330ml)無糖可樂大約有50~100mg阿斯巴甜。雖然這項研究并沒有驗證確鑿的因果關系,也沒有對機制做深入研究,但但這也是足以成為一記警醒,在消費無糖食品時,不要因為“無熱量”“不升血糖”就大量長期食用,更不要寄希望于用“代糖”來控制血糖和體重。其實,甜食本身沒有罪,錯的是不加克制地消費習慣;甜食也可以是健康飲食的一部分,與其怪罪或者甜味劑,不如限制吃甜味食物的數量和頻率。無糖飲料也不好喝啊,所以,不用擔心我噸噸噸地喝了